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照顾病患呢?

关键词:

天人师又继续为我们说明,照顾病患时应该注意的心态,天人师开示说:【虽复瞻养,慎无责恩;差已犹看,恐后劳复。若见平复如本健时,心应生喜,不求恩报。】(《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即使这个病患他生起了瞋恚心,我们还是应该要去看顾他,并且弄了营养的食物去养护他的身体。但是无论如何,不要因此就向他说:“我是在照顾你,还弄食物来给你吃,我对你有恩惠,你还骂我!”我们不必讲这些话来讨人情,这就是 天人师所说的慎无责恩。所谓差已犹看,则是说他的病比较好了,我们还是要三天两头地去看他,因为恐后劳复;在病刚好的时候,还不是太稳定,所以很容易就会反覆的发作,我们要很仔细地照顾他一段时间,等到他真的稳定下来,完全恢复原本的健康状态了,才可以真的放下心来。这时候,我们心中应该要生起欢喜心,为他感到欣慰,但是要记得不求恩报,不要开口去讨人情说:“我对你这么好,你的病都是因为我的照顾才好起来的,你有没有什么要回报我的啊?”这样会让他感到压力很大,你所作的福德,也会因此减损的。

可是 天人师又说:【若病差已,喜心施物,便可受之,受已转施余穷乏者。】(《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病人的病,在你细心的照顾之下已经痊愈了,所以他非常的欢喜,很感谢你,因此布施了财物给你;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可以欣然接受的,然后再把这些财物,转施给其他贫穷困乏的人。但是建议诸位菩萨,在接受财物的时候,最好要明确地告诉他:“我会把你所送的财物转施出去。”因为有些人的疑心很重,他可能会在心里想:“这是什么弟子啊?还说是在修布施行呢!我送财物,他就接受了。”为了避免他生疑诽谤,所以最好当场就清楚地告诉他说:“我接受,成就你的布施功德和福德,但是我会帮你转施出去,给更需要的人。”而且在转施之后,还要再告诉他,这笔钱财布施到哪里去了,免得他心中一直牵挂著。天人师又开示说:如果病患的病况,严重到无法救治,最后病死了的话,那么就该设法为他殡葬,并且以因果正法的道理,来教导、安慰亡者的眷属以及亲友。

天人师在这一大段开示的最后,作了个结论说:【若能如是瞻养治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真求无上菩提之道。】(《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对穷人、病人,你能够这样瞻养治病的话,那么你就是一位大施主;因为不但能够委屈自己,来为众生做事、付出财物,并且还能把正法布施给他们。所以 天人师说:能够这样子做的人,就真的是大施主,就是真正在求证无上菩提之道的菩萨啊!–e09-48

–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