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
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
用力舍身护法 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 只要对得起恩师
关于理想 我从来没选择放弃
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也许我没有天分
但我有梦的天真
我将会去证明 用我的一生
也许我手比较(腳)笨
但我愿不停探寻
付出所有的青春 不留遗憾
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生命的广阔 不经历磨难怎能感到
命运它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继续跑
带着赤子的骄傲
生命的闪耀 不历经磨难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 不如纵情 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未来光輝绚烂总在向我召唤
哪怕只有痛苦作伴,也要勇往直前
我想在那里最蓝的大海扬帆
绝不管自己能不能回还)
失败后郁郁寡欢
那是懦夫的表现
只要一息尚存 请握紧双拳
在天色破晓之前
我们要更加勇敢
等待日出时最耀眼的瞬间
向前跑 迎着冷眼和嘲笑
真心的广阔 不历经磨难 怎能看到
外道再猖狂也无法让我们跪地求饶
就算鲜血洒满了怀抱
继续跑 带着菩萨的“骄傲”
正法的闪耀 不坚持到底怎能看到
与其苟延残喘 不如纵情 燃烧吧
有一天会再发芽
不妥协直到变老
纵情 燃烧吧!……
提婆菩薩傳——姚秦三藏 鳩摩羅什譯
[21]提婆菩薩[22]者南天竺人。[23]龍樹菩薩弟子婆羅門種也。
博識淵[24]攬。才辯絕倫。[25]擅名天竺為諸國所推。[26]賾探胸懷既無所愧。以為所不盡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為憂。其國中有大天神。[27]鑄黃金像之座身長二丈。號曰大自在天。人有求願能令[28]現世如意。提婆詣廟求入拜見。主廟者言。天像至神人有見者既不敢正視。又令人退後失守百日。汝但詣[29]問求願何須見耶。提婆言若神必能如汝所說乃[30]但令我見之。若不如是豈是吾之所欲見耶。時人奇其志氣伏其明正。追入廟者數千萬人。提婆既入[31]於廟。[32]天像搖動其眼怒目視之。提婆問天神則神矣何其小也。當以[33]威靈感人智德伏物。而假黃金以[34]自多。動頗梨以熒惑非所望也。即便登梯鑿出其眼。時諸觀者咸有疑意。大自在天何為一小婆羅門所困。將無名過其實理屈其辭[35]也。提婆曉眾人言神明遠大。故以近事試我。我得其心故登金聚出頗梨。令汝等知神不假質精不託形。吾既不慢神亦不辱也。言已而出。即以其夜求諸供備。明日清旦敬祠天神。提婆先名既重加以智參神契。其所發言聲之所及無不響應。一夜之中供具精饌有物必備。
大自在天貫一肉形高數四丈。左眼枯[1]涸而來在坐。[2]遍觀供饌歎未曾有。[3]嘉其德力能有所致。而告之言汝得我心。人得我形汝以心供人以質饋[4]知。而敬我者汝畏而誣我者人汝所供饌盡善盡美矣。唯無我之所須能以見與者真上施也。提婆言神鑑我心唯命是從。神言我所乏者左眼能[5]施我者便可出之。提婆言敬如天命即以左手出眼與之。天神力故出而隨生。索之不已從旦終朝出眼數萬。天神讚曰。善哉摩納真上施也。欲求何願必如汝意。
提婆言我稟明於心不假外也。唯恨悠悠童[6]矇。不知[7]信受我言。神賜我願必當令我言不虛設。唯此為請他無所須。神言必如所願。於是而退詣[8]龍樹[9]菩薩。受出家法剃[10]頭法服周遊揚化。
[11]南天竺王總御諸國信用邪道。沙門釋子一不得見。國人遠近[12]皆化其道。提婆念曰。樹不伐本則[13]條不傾。人主不化則道不行。其國政法王家出錢雇人宿衛。提婆乃[14]應募為其將。荷戟前驅。整行伍勒部曲。威不嚴而令[15]行。德不彰而物樂隨。王甚喜之而問[16]是何人。侍者答言此人應募。既不食廩又不取錢。而其在事恭謹閑習如此。不知其意何求何欲。王召而問之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一切智人。[17]王大驚愕而問之。言一切智人曠代一有。汝自言是何以驗之。答言欲知智在說。王當見問。王即自念我為智主大論議師。問之能屈猶不足名。一旦不如此非小事。若其不問便是一屈。持疑良久。不得已而問天今何為耶。提婆言天今與阿修羅戰。王得此言譬如人噎既不得吐又不得咽。欲非其言復無以證之。欲是其事無事可明。未言之間。提婆復言。此非虛論求勝之言。王小待須臾有驗。言訖空中便有干戈來下。長戟短兵相係而落。王言干戈矛戟雖是戰器。汝何必知是天與阿修羅戰。提婆言構之虛言。不如校以實事。言已阿修羅手足指及其耳鼻從空而下。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殿上有萬婆羅門。皆棄其束髮受成就戒。是時提婆於王都中建.高座[18]立三論。言一切諸聖中佛聖最第一。一切諸法中佛法正第一,一切救世[19]中佛僧為第一。八方諸論士有能壞此語者。我當斬首以謝其屈。所以者何。立理不明是為愚癡。愚癡之頭非我所須。斬以謝屈[20]甚不惜也。八方論士既聞此言亦各來集。而立誓言。我等不如亦當斬首。愚癡之頭亦所不惜。提婆言我所修法仁活萬物。要不如者。當剃汝鬚髮以為弟子。不[21]須斬首也。立此要已各撰名理建無方論。而與酬酢。智淺情[22]短者一言便屈。智深情[23]長者[24]遠至二日。則辭理俱匱。即皆下髮。如是日日王家日送[25]十車衣鉢終竟。三月度百餘萬人。
有一邪道弟子凶頑無智。恥其師屈形雖隨眾。心結怨忿囓刀自誓。汝以口勝伏我。我當以刀勝伏汝。汝以空刀困我。[26]我以實刀困汝。作是誓已挾一利刀伺求其便。諸方論士英傑都盡。提婆於是出就閑林。造百論二十品。又造四百論以破邪見。其諸弟子各各散諸樹下坐禪思惟。提婆從禪[27]覺經行。婆羅門弟子來到其邊執刀窮之曰。汝以口破我師何如我以刀破汝腹。即以刀決[28]之五藏委地命未絕間。
愍此愚賊而告之曰。吾有三衣鉢[29]釪在吾坐處汝可取之。急上山去慎勿下就平道。我諸弟子未得法忍者。必當[30]捉汝或當相得送汝於[31]官。王便困汝汝未得法利。惜身情重惜名次之。身[32]之與名患累出焉。眾釁生焉。身名者乃是大患之本也。愚人無聞為妄見所侵。惜其所不惜。而不惜所應惜。不亦哀哉。吾蒙佛之遺法不復爾[*]也。但念汝等為狂心所欺。忿毒所燒罪報未已。號泣受之。受之者實[33]自無主。為之者實自無人。無人無主哀酷者。誰以實求之。實不可得。未悟此者。為狂心所惑。顛倒所迴見[34]得心著。而有我有人有苦有樂。苦樂之來但依觸著。[35]解著則無依。無依則無苦。無苦則無樂。苦樂既無則幾[36]乎息矣。
說此語已弟子先來者失聲大喚。門人各各從林樹間集。未得法忍者驚怖號咷[37]拊匃扣地。冤哉酷哉誰取我師乃如是者。或有狂突奔走追截要路。共相分部號叫追之聲聒幽谷。
提婆誨諸人言諸法之實。誰冤誰酷誰割誰截。諸法之實實無受者亦無害者。誰親誰怨誰賊誰害。汝為癡毒所欺。妄生著見而大號咷種不善業。彼人所害[38]害諸業報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無以狂追狂以哀[1]悲哀也。於是放身脫然無矜遂蟬蛻而去[2]初出眼與神故遂無一眼。時人號曰迦那提婆[3]也。…提婆菩薩傳 終
有一位六識論外道的弟子,固执顽强无有智慧,眼见自己的师父被提婆降服,虽然外形跟随大众是出家的樣子,然而心中非常地愤恨,时时都在等待机会雪耻。于是暗中藏着一把利刃,内心发下毒誓:“今天他以雄辩使大家屈服,但我要以利刃使他屈服。”于是趁着提婆一人独自在林间经行的时候,伺机以尖刀刺中了尊者的腹部。只见提婆菩萨的脏腑外露,血流如注,在剧烈的痛楚中,仅留一丝气息、悲愍地说:“在我住的地方有我的衣和钵,你赶紧拿着它往山路逃命去吧!在我座下有尚未成道的弟子,若你被他们发现,一定会有危险。你现今仍迷惑爱惜情重,所以往后要好好地防护自己的意念。快走吧!”外道依照提婆菩萨慈悲的叮嘱,安全地逃往深山。
而弟子们发现提婆菩萨的情形,纷纷放声哭泣,有的甚至在惊怒之余,分头要去搜捕凶手,以便报仇。这时提婆菩萨反而训诫弟子:“诸法原本是空性如來藏,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存在。既无害人之人,也无人被害。你们现在是被外相所蒙蔽,因愚痴而生妄见,种不善之业。其实,这只是业报,所以你们不用去寻求报复,也不必愤怒或悲伤。”话说完后,提婆菩萨方才安然示寂。
大城西南瞻博迦花林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基雖傾陷,尚百餘尺,在昔如來於此處降伏外道。其側則有髮、爪窣堵波,經行遺迹。
髮、爪窣堵波側,有故伽藍,是提婆(唐言天[1]。)菩薩作廣百論挫小乘、伏外道處。初,提婆菩薩自南印度至此伽藍,城中有外道婆羅門,高論有聞,辯才無礙,循名責實,反質窮辭。雅知提婆博究玄奧,欲挫其鋒,乃循名問曰:「汝為何名?」提婆曰:「名天」。外道曰:「天是誰?」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誰?」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誰?」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誰?」提婆曰:「天。」外道曰:「天是誰?」提婆曰:「我。」外道曰:「我是誰?」提婆曰:「狗。」外道曰:「狗是誰[2]?」提婆曰:「汝。」外道曰:「汝是誰?」提婆曰:「天。」如是循環,外道方悟。自時厥後,深敬風猷。——大唐西域記
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