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为实是真的吗?

关键词:

色彩,远不止我们眼睛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但奇怪的是,我们人类与这些电磁波谱上的可见光,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如此强烈,以至于它很容易能让我们心率加快甚至感到压力,又或者让我们有一种温暖而模糊的满足感。

据造纸商以及萨塞克斯大学的一项调查,如果你想冷静放松下来,海军蓝是最好的选择,而蓝绿色和柔粉色次之。

这次“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颜色”实验,研究对象涉及100多个国家的26596名参与者,目的是为了解最受世人欢迎的颜色。这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颜色研究了。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研究员让实验对象列出特定颜色相关的属性和代表情绪,既希望找出不同的颜色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什么,也希望弄明白什么可能影响这一点。

大学色彩心理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教授在一篇关于此项目的博客文章中写道:

“许多研究都调查了颜色和情绪之间的联系。虽然它们并非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它们也有些共同点。“她解释说:”首先,颜色越饱满,它就越能引起兴奋和刺激;其次,颜色越浅,就越能让你感到平静和放松;再者,许多研究发现,蓝色和绿色就是放松色’的两个典型代表。基于这一点,很少会有研究否认。”

研究结果还表明,橙色通常与幸福感有关,而粉红色则是性感的代名词。全世界的奢侈品都离不开白色、紫色和橙色。即使人各有别,人各有好,但大多数人最喜欢的颜色还是绿色或蓝色。

根据生态效价理论(为数不多的“颜色偏好理论”之一) ,

人类之所以喜欢这些颜色,是因为它们与某些环境特征有关,而我们既能享受这些环境特征,更能从其中收益。晴朗的天空、干净的水流、翠绿的植被,不都是为我们所喜爱的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喜欢暗褐色,因为它们总让我们想起脏水、粪便和疾病。

然而,尽管某些颜色的确已被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就好比我们提到红色就会联想到愤怒),但我们要记住,不同群体对颜色的释义,可能存在巨大差异。在不同的文化中,颜色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特别当涉及到抽象概念的时候,例如,白色在某种文化中意味着和平,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它却同死亡挂了钩。

我更喜欢用下面的测试图来引入。你能从图中找到“5”吗?

如果能找到5,那么恭喜你:你可能是红绿色盲或者色弱,以后用不着给驾校做贡献了。

如果有一个人,他拥有一种奇怪的色盲症。他眼中的蓝色,是别人眼中的绿色,他眼中的绿色,是别人眼中的蓝色。

在他的眼中,天空是绿色的,青草是蓝色的。他并不知道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也管天空叫蓝色,管青草叫绿色。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似乎也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那么他该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与众不同呢?

这就是“色盲悖论”。

色盲悖论的内容,很多人小时候都想过,而包括洛克在内的很多哲学家也探讨过这个有趣的话题。

在对色盲悖论进行讨论时,很容易陷入一种将色盲和悖论纠结在一起的混乱状况。从红绿色盲的交叉遗传,再到皮皮虾的十六种视锥细胞,整个人都懵逼了。

所以我们要尽量把问题缕清,分清什么是主观的反应,什么又是客观的。先上结论,拥有奇怪色盲的这个人,他并不会发现自己的异常,并且整件事情都无伤大雅。

首先所谓颜色,并非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它无法像长度一样被测量,它只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为了分辨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而人工染的色。

红色之所以令人感到热烈,因为它是鲜血和太阳的颜色。热烈的是鲜血与太阳,而不是红色。

只是人类善于联想,所以将波长为647-70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联想为一切热烈的代表。于是很多年后很多公司也选择了这种颜色。

如果一个人将鲜血和太阳看成蓝色,那他也会觉得蓝色代表着热烈。然后在他眼中可乐也是蓝的。

波长可以被物理工具测量,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全色盲,世界在他眼中是不同层次的灰度,他可以用一把神奇的尺子测出电磁波的波长,可以选修物理学习有关长度的一切。

但是正常人眼中的五彩斑斓的世界,存在于大脑内部,存在于三种视锥细胞的分工中,这些人拥有一个主观的滤镜,全色盲永远无法得知。

鸟类拥有4种视锥细胞,樱桃红和辣椒红,据说在它们看来就像蓝色和红色一样迥异。把辣椒皮披在樱桃上,鸟就绝对不会吃。

蝴蝶拥有5种视锥细胞,最近的互联网网红皮皮虾拥有16种。而汪星人只有2种视锥细胞,看不见红色,只能分辨黄色、蓝色和灰色。狗狗很可怜吗?

其实只是大家的滤镜不一样而已。鸟类和蝴蝶,可以成为比人类更好的画家,因为色彩的丰富意味着感知世界的丰富。

但狗的嗅觉灵敏,而嗅觉这东西,说白了只是含有气味的物质微粒,挥发到空气中被鼻子闻到而已。

假如有一只狗鼻子有毛病,在它看来,屎是巧克力香的,而巧克力是屎香的。它被人类教育后得知,巧克力香是不好的,臭,而屎香是有营养的人类食物。

那它的生活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对气味分子的分类是发生在狗的鼻子和大脑内部的事儿,是它内部编码用的材料不同。它还会表现得很正常。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对颜色的处理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很多年前的白金蓝黑裙子测试,这个丑丑的裙子,在一些人看来是蓝黑,在另一些人看来是白金。

双方都不能理解,对方怎么能看错,明明这么明显。

当时,研究神经科学的学者杰伊说:“我研究彩色视觉的个体差异已经30年,这裙子是我见过最大的个体差异案例之一了。”

你可能早就忍不住了,虽然色彩是主观的,但是色盲是确实存在的啊!

总结一下,颜色是很主观的东西,你把天看成绿色、红色,就算看成屎黄色也没关系,只要你和别人交流没有问题就行。反正你和他对颜色的理解都是靠后天学习的。

最后,色盲悖论的重点不在于色盲,而在于悖论。这个悖论表明,我们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是同样的社会习染与语言学习,将我们的差异抹去,联结在一起。

有的人,天生对疼痛更敏感,有的人则天生有关公刮骨之体质。有的人对成功的渴求更强烈,有的人则对自我成就感到厌倦。这种分别甚至不是一种鸡汤,而是已经被证明的生理上的客观差异。

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是色盲悖论的主角。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有差异,而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现在来介绍六尘界。外相分的色尘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是眼根所对的境界,由于眼识与外色尘不能相触,因此外色尘必须由阿赖耶识藉著眼扶尘根以及意根为缘,摄入外色尘,而以根据这个来变现似色非色的带质境(这种内相分的色尘),显示在眼根的胜义根,能让眼识生起,并让眼识与意识来作辨别分析。眼识所缘生的是显色——青黄赤白,是较粗的分别;意识所缘的色尘有四种,是较细的分别,了别显色的细相,这个是属于意识的范畴,如显色的明、暗、浅、深各种差异。那一般来讲,我们把色分成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上述是讲显色的部分;第二我们来讲形色,这个也是意识所了知的范畴,如长、短、方、圆等;第三个我们要讲的是有表色,有表色就是行来去止,这些行动都属于有表色,是意识所了知的范畴;第四是无表色,如仪态、神韵、气质,这些都属于意识才能够了知的范畴。外相分它又有声尘,我们整个都是依这样来了解,就是色声香味触法,一一都是透过扶尘根摄取外相分,然后再经由这些神经转到脑部的胜义根中,然后根尘相触。

至于内相分的尘,是属于我们的阿赖耶识祂所变现带质的内相分,这个相触的位置,然后才能够现起了各种识。譬如说色尘与眼根相触,在这个脑部的部分,我们就能够了知,然后这样就变成眼识的现起。以上我们大概可以一一的去了知外相分的触尘,或者是前面的这五尘,都是依此可以一一去了知现观。至于法尘,是意根、意识所取的境界,这个是阿赖耶识在前面说的五尘现起的时候,祂直接的显现,也就是跟著显现的。所以有内相分的五尘现起的时候,必定有一些法尘是依附在内五尘的这个地方同时现起,这时候意根就触法尘而生意识。但是也有这些例外的原则,如梦中的见分所显示的法尘,并不需要五尘而有,是依于意根的要求,直接从阿赖耶识中引生内相分的五尘而显现出这个法尘;这个时候大脑中的六尘,并不与外面的六尘有所连结,不是缘外尘,而独自现行的内相分,这种状况是这样。

上面所说的六尘境,总说都是相分,所以相分又分外相分与内相分,都是唯心所现的境界。外相分是器世间所现的六尘,是众生阿赖耶识共业所成。内相分则是有情各自阿赖耶识,由六根对外境的六尘,在自心如其所触,在自心现起,如实的显现内六尘;就是外六尘,祂把它变现成内六尘,让我们的胜义根可以去接触,这个时候就如人照镜,镜中如实显现人影一样,但镜子本身对自己映现的影像,并不会加以分别,但似同外境的这个内相分,它是唯心所显;这时候仍然需要有健全的五色根为依,因为我们的五色根如果是有损坏,那这样的话,所传达的外相分就会扭曲,那到内相分的时候,也跟著就扭曲,就没办法详细地了别外相分。所以我们无始来,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外尘境界,我们所见所闻都是自心所现,都是在有情的内相分上琢磨。凡愚不知道这种道理,见到山河大地、见到一切人事物,都误以为是真实之见,其实是错啦!其实都只接触到自心如来所显现的内相分罢了。E14-60

— 梅花香自苦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