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歌 读文章
▲
赵雷的新歌《我记得》
不仅是赵雷写给母亲的的一首歌,也是讨论生与死的转世剧。
括号内的文字是对歌词的粗淺理解:
#第一段
我带着比身体重的行李(胎盘)
游入尼罗河底(羊水)
经过几道闪电看到一堆光圈
(手术刀划破肚皮)
看到一对光圈(手术灯)
不确定是不是这里
我看到几个人站在一起(医生)
他们拿着剪刀摘走我的行李(脐带)
擦拭我的脑袋
没有机会返回去
直到我听见一个声音(母亲的声音)
我确定是你
可你怎记得我
我带来了另界的消息(前世)
可我怎么告知你
注定失忆着相遇
----------------------------
#第二段
我记得这里是片树林,后面有个山坡
(前世浮现)
山坡上的枣树,每当秋天到来
我们把枣装满口袋
我记得除了朋友我还
做过你的叔父(一世是玩伴 一世是叔侄)
你总喜欢跟在我的屁股后面
只是为了那几个铜钱
我记得我们曾是恋人 后来战争爆发
你上战场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直到收不到你的信(一世是恋人)
我们总这样重复分离
却要重新开始
相互送别对方
说着来世再见
再次失忆着相聚
(转世剧的总结,无奈、酸楚而又温暖。)
----------------------------
#第三段
呜 呜 呜 呜
快来抱抱 快来抱抱我
呜 呜 呜 呜
快来抱抱 快来抱抱我
呜 呜 呜 呜
快来抱抱 快来抱抱我
呜 呜 呜 呜
快来抱抱 快来抱抱我
(我带着记忆,而你什么都忘了,
你记不得我,记不得我们。
而我(菩薩)记得,却无法告知你,或者大家都不信
这样的无奈更让人难受,呜呜呜。。。)
----------------------------
第四段#:
在路上我遇到了一位故去多年的人
她是如此年轻
扎着过肩马尾
露出和你一样的笑
她和我讲了很多
关于你成长的故事
在星空另一端
思念从未停止
如同墓碑上的名字
(这个她是如此了解你,这个她可能是外婆,
也可能是觀音菩薩,她是更偉大慈悲的存在。
在星空的另一端,她们也一直思念着我们,希望我们团聚。)
不要哭我最亲爱的人
我最好的玩伴
时空是个圆圈
直行或是转弯
我们最终都会相见
(我们既是亲人又是玩伴,兜兜转转,
不断轮回,我们不断的以不同身份相见。)
在城池的某个拐角处
在夕阳西下时
在万家灯火的某一扇窗纱里
人们失忆着相聚
(城池,万家灯火,纱窗,
整体营造一个穿越时空的氛围,
仿佛回到了古代某一时刻,
产生一种时空错乱,精神恍惚的感觉,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
#第五段:呜 快来抱抱 快来抱抱我
呜 快来抱抱 快来抱抱我
我终于找到你——(最終找到生命的本源---如來藏)
(今世我们重聚,也或许是作者对来世的期待,
是對生命真相的渴望。)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文句句不提母亲,却句句都是母亲。
由思念为切入,最终超脱于思念。把思念化为一种期许,一种信念。
亲故并未离开,终会以另一种角色相遇!是对生命轮回的最好总结。
生生世世,寻寻觅觅,终会相见,因为,我记得……或许这是作者最想表达的。
最让人感动的不仅是这首歌的歌词,还有评论区让人泪目的留言。
▼
热门评论
1.小时候生气了,把自己关在房间不吃不喝。长大后才发现,这一招只对妈妈有用。
2.雷子也渐渐成熟了,写母亲不再那么悲伤了,从《过年》撕心裂肺的想念;到《妈妈》要一起去天上等着爸爸;到现在《我记得》的释怀,时空是一个圈,直行或转弯,我们终将相遇。
3.这首歌,真的唱到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天我忽然涌现一个很悲伤的念头:我最亲爱的家人,爱人,朋友,此生告别后,下辈子,我该去哪找你们? 这种忧伤的情绪萦绕在心间无法释怀。
4.以前爱听他歌里的那种狂放不羁,现在爱听他歌里的深沉内敛,抱着吉他,说;嘿,我心里有个故事,想讲给你听。
5.我们不是基本粒子的完全偶合,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应该明白,我们与这漫天星辰,甚至与这世间万物,皆构成了同种因緣。
6.如果真正释怀,什么功名利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都是时间线上的一缕青烟罢了,什么都将过去,我们也终将归于尘烟,然后随风飘散,去构成下一个可能。
... ...
在中国民间更有许多的轮回故事,有的还被正史记录下来。例如在《晋书》的列传当中,有记载西晋著名的军事家及文学家羊祜,他在前世是姓李的邻居家中的孩子,像这样的故事。在《晋书》上的记载说:羊祜在五岁那一年,有一天,他忽然要奶妈帮他找出他玩耍的金环。奶妈说:“你从来没有金环这样的玩具啊?”羊祜就要奶妈到隔壁姓李的邻居家,在靠近东墙一棵桑树的树洞当中去找,后来果然找出了金环。李家的主人非常的惊讶说:“这是我的孩子在死去之前遗失的东西啊!你怎么可以拿走呢?”奶妈就告诉李家主人事情的缘由。李家的主人听了之后,心中十分的哀伤。当时的人们听到了这件事情,都认为羊祜的前身应该就是李家的死去的孩子。
只是像这样历史上所记载的事件,到了近代的中国,就开始被质疑是不可信的传说,因果轮回的传统思想被当作迷信而遭到批判。在这同时,反而是西方由于积极探索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方法以及自由的学术环境,反而使得对轮回的研究开始兴盛起来。但真正称得上对轮回转世进行严谨而有系统的科学研究的,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史蒂文森最具有代表性。
史蒂文森在往生前的四十多年当中,他奔波于世界各地,收集到了两千六百多个案例,发表了十本专门著作和几十篇的学术论文。特别是《二十案例示轮回》这本书,是他研究轮回转世的第一本书,也是当今世界上轮回转世研究当中,最具有学术价值和权威性的参考书。这本书当中的二十个轮回转世的案例,是他在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五年,从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所收集整理和验证过的案例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二钜册共两千两百六十八页的论文集《轮回与生物学》,这本书当中则是记载了两百多件幼儿前世记忆的案例,而且,是有很不寻常的胎记或是与生俱来的身体缺陷,和前世致命伤害产生的印记有关的案件。
经过半个世纪以来许多科学家和医学家的努力,西方人中相信轮回转世这个事实的人数一直不断的回升;根据几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现代西方人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轮回转世是事实而并不是迷信。
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中国的轮回转世的例子,这个事件刊登在两千零二年的《东方女性》杂志上。这是说有一个叫作唐江山的男孩,他从三岁开始就不断讲述自己前世的故事,甚至还不学自通的说起前世的家乡方言。后来,家人拗不过孩子的恳求,带著他到了他前世的家。孩子不但认出前世的亲人,而且他所描述当年的情况完全符合事实。这个事情震惊了两家以及邻里。
像这样的故事,古人深信不疑,所以就把它记录下来。但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却被很多人认为是迷信。现在因为出现了许多可靠的相关案例,我们就不能够再仅仅凭著“这是违背经验法则”作为理由,而排斥这些摆在眼前的证据。
另外,我们用“催眠回溯”的方法,同样也可以证实轮回的真实性。在二十世纪初年,法国的研究者戴罗沙,第一次有系统的运用催眠法,把研究对象带回到往世的记忆当中。经过一百年下来的研究,有许多的催眠师都发现,人在催眠当中,让他回溯过去的事情,经常会回忆起过去世的事,这种现象称为催眠回溯。催眠研究并且发现,哪怕是催眠的对象对于轮回转世毫无兴趣,他们仍然常常会在催眠当中记起往世的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近四十年来,有一些科学家及心理学家进行了对“濒死经验”的研究。所谓濒死经验,是在接近死亡的时候有一些人所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灵魂出体,或看见天堂或者地狱,或看见死去的亲人,或回顾一生的生活,或是完全的平静、安全感、温暖,或是出现一道亮光等等。而且无论是有宗教信仰或是无神论者,大部分的濒死经验都是正面的。绝大多数有濒死经验的人都说他们不再害怕死亡,甚至说自己很乐意死亡,并且变得很慈悲、乐于积极的帮助他人。根据盖洛普一九九四年民调的结果,美国大约有一千三百万人经历过濒死经验。经过这几十年来的研究结果,有些超心理学家和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可以证明死后生命以及死后世界存在的可能性。
当然,经由上述的举证说明,相信多数人仍然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甚至包括许多自以为客观的科学家坚持认定,“只要不是我亲身经历的,不管有多少证据摆在眼前,我就是一概的否定”。但其实像这样的心态,可以说已经失去科学家应有的理性态度。虽然我们对于任何事情都要等到有亲身体验之后,才能够真正的笃信不疑;但是,如果对自己还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却执意的认为它是不存在的,那么就不能称为是理性的态度了。所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对自己还没有办法实证的事情,除非已经能够完全确定是没有可能性的,否则应该是要抱持著谨慎保留的态度,才是理性而正确的心态。
对于善根深厚以及信位满足的菩萨,则是已经能够完全确定,一切有情都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能够收藏自己所造作的善恶业种,而在未来世因缘成熟的时候,会由自己未来世的五蕴身来受苦乐等果;所以深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实性,因此而自然愿意放弃投机、短视、追求物欲满足的人生观,开始追求福德以及智慧。——《如何使人相信三世因果》
![]()
![]()
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