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情时,不要坚说是自己对,别人不对,否则就会起冲突,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才不会和平。
不管别人说我们怎样,都要承担下来,要惭愧地说是自己的不是,这样才能和合无诤,切不可责说别人的不对。
那些随顺自己自由意识生活的人,往往会失败;不会做却装会的,也会失败。
事事都要能明理,随顺人家,才能指导人,否则自己都不能明理,怎么指导人?我们出家人,要以佛法佛理来指导教化别人,否则就成俗化活动,事不能随顺人,就是无度量。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到哪里都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但随顺有轻重之分,
若是坏事,我们当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要随顺坏事。
解脱二字不简单,度人须随顺众生来度,须慈悲,不可依和出家人一样的方式来度。对你们好,希望以后像我们一样修,如有德行,讲一句话便能度众,出家人身上穿的出家衣服不简单。
如果要省却烦恼,凡事当随从大众或他人的意见,不可强就自己的看法,
只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听自己的意思,这是忍辱的方法。
寺庙是个十方道场,十方人聚集一处,一个人一个样子,我们要自己去应付这个环境,不可能环境来适合我们的意思,在家里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全顺己意,何况十方人?
处处要能忍,能顺承,心才会安。
修行就是在修我们这忍耐性,修这种种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适顺意的境界有什么可修?就是要在横逆的环境去磨、去修,万般事总要顺别人意思,事事忍辱,最后终会有好处,如果再分个我是他非,烦恼就惹上来了。
为度众生则恒顺众生,像哄小孩一样,很多是为了给众生种福田,师父并不需要,众生见到师父生欢喜心,但师父自己也不知道。
一合相的意思包含很多,例如与人同事共处,和合无碍,也是“一合相”的一种。常诵《金刚经》,虽然未行到那儿,未來也可以開悟出来。
若执事人教我们做事做错了,我们也不能去反驳,顺着他的意去做,自然就会悟出真理。
业障到,无明烦恼起,如无正念则邪念起,处处看人不顺眼,处处不顺心,就想离开另找道场,或觉得没意思,还俗去,其实只要一起烦恼,就是自己不对,不管你有理还是没理。
凡事须忏悔自己的不是,要修忍辱,不要起人我是非的争执,这样常住平静无事,师父禁语才能放心。
修行不说对不对,即使自己对,人家偏说你不对,你也要忍受。凡事承认自己不对,就不会起烦恼,否则心不安,烦恼即来。
事事逞能干,样样要占上风的,最后都会失败。不要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样样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话,那么这一生是不可能再有进步的。
因此如果有人赞叹你,因为你的修行好而来赞叹你。这是说,你总是会在某一辈子的时候,修行会很好。我说会很好,是说真的是很好,会很好哦,然后呢,大家都比不上你。
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
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法的恶法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法的。你要把这个爱瞋、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样,像是自己过去生死去的无量无边的这些恶的心念一样,把它掐死。
因为呢,你不需要这个,因为真正成就你的许多的功德性,经典上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楚,能够成就你的功德的,都是 如来之力,没有诸佛的冥佑,实际上无有一位有情可于此世间建立正法的功德性。
因此说来,最关心你道业的人,并不是你自己,而是一直在看著你的诸佛,每一尊佛都最关心你。大家知道什么时节,你应该得到什么法,大家知道你什么时节,你的修行会进展到哪里,让你不用自己去求,如是地厚待于你。
因此当善知识出现的时候,你就要按照恭敬善知识方式,来礼敬善知识,来跟善知识修学。如来一定有办法让善知识点醒你什么时候你要加行用功,当善知识跟你讲,你应该要无相念佛,要好好的用功,什么时候转换看话头或等等,你就按照这个方式来做。
所以,你呢不用去担心说,我要大声讲,这样 佛陀才会听到我说的话;或是说呢,就像我去排队,而别人不断地插队的话,那我是不是一切都完了?或是想到说我在这茫茫大海众生里面,佛陀会不会忘记我?
不用操这个心,因为当你曾经还没有见到佛面的时候,你在之前就已经被 佛密授记了,这密授记就是刚才一再说的,当你以散乱心,或是以诚恳心来向佛礼敬的时候,或是向三宝的时候,或是在没有佛的世界,而有舍利塔或有寺院时,你这样呢,向著木塑的佛、木雕的佛、金佛、玉佛,或是乃至于一个佛的形象,佛的画像等等,这样来合掌,就算没有礼拜,佛都已经给你密授记啦,因此一切诸佛都没有忘记你。
何况呢,在座的诸位,我们是确实有遇过佛的,不管你认为怎样,至少呢,看见佛的身相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的。对呀,至少你遇过应化身佛,很清楚的,像是 释迦牟尼佛,当时你所认为的真佛出现在你前面。
所以,你有你的福德,何况你还礼敬过佛,跟诸佛供养过,所以你还是和众生有许多特别不同的种子,这些与佛结缘过的功能性的种子能保证你未来学佛的道路。
不过就只有这样而已,我们不需要膨胀我们自己,因为要到你圆满成就佛果的时候,你才可以说,你所用功加行的、你所修行的,终于毕竟圆满了,可那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而我们来看看这法界,当以众生心为心的时候,即使你到成佛位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多无量无边的众生没有成佛,如果你是以“度尽一切众生”来作为自己的誓愿,你的感想是什么?你已经成佛,可是所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包括之前你所亏负的无量无边的众生——我说你真的亏负人家哦,不是说假的亏负,说我们随便讲讲。
你如何去弥补这些亏负呢?佛也是可以报恩的,所以这样呢,现在你在因地,便不需要再去思议哪!你就要去想:你要慈悲,你要平等心,你要一点一滴地建立菩萨的德行,那是你应该转依到如来藏的康庄大道,那是你的成佛之路,你要以这样的平实之路来让许许多多的未来的菩萨也藉此走向无上菩提。
不要再去想说:风会不会把我吹起来,我这样会比较风光一点,如何我才会风光?你要开始慢慢地、将你这些和世间毁誉相应的心丢弃,因此你要把它掐死。别人称赞你的时候,慢慢你的著力的地方就顺著他的称誉而死掉。——甘願做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