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的业善念少,恶念多,所以才要修苦行,消业障,才不想(貪)睡、不想(貪)吃。
去掉坏念头,才有正念,烦恼才少。
念佛若没正念,则想东想西,嘴念心不念。
有愿就会专心,不专心怎么念佛!
问:“念佛号是否也是执著?”
师父答:“执持名号不是执著,因执持佛号,可得正念。
如有一点散心或名利之心,那就是执著。”
打七 念佛,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
是要去除色、声、香、味、触、法,得六根清净。
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长,才不会随妄念业障流转,才有办法了生死。
放下,并不是口头上的放下,是要临终时正念现前,没有一点家庭的意识,没有亲眷家属的爱别离苦,这才叫放下,
如果还存有那么一点家庭意识,那还是生死轮回。
每天早晨起来,不要去讲那些杂话,这个那个,要快多拜佛念佛,公事办完办私事,静一下,这样脑子清净,比较有正念。
人家在做什么?说错了什么?不会跟着错了。然后也要回来想一想(自省),有没有做错了什么?
有正念才会清楚自己所为何事。
念佛即活禅,有的虽说闭关,可是还想得很多,心里不清净。我们是静坐累了,就起来跑跑香、念念佛,念佛即是禅。
我们要维持正念,我们里面还有很多坏的、不好的。
我们这假体难免有病苦,但这属小病,有妄想贪嗔痴才是大病,有妄想,我们还要继续轮回,生死就不能了。
为了保持临终的正念,我们平常就要多服“阿弥陀佛”的药,否则死将何去?
修行要修到动静无挂碍,就是身在动时心不动,不被动转,而静时也没有静之念。又念佛扫尘埃,莲花朵朵开,就是要提起正念,把恶念转为正念。
什么叫作“多悲多爱”。多悲多爱就是在说,有的人不管看见哪个众生轮回生死,就为他掉眼泪,如果经常这样子的话,这个其实不是真正的大悲,这个是有问题的。
如果刚见道,也就是说刚明心的时候,而看见众生不知出离生死,看见学佛人不知出离的法要,所以心生大悲心而多悲,那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刚见道以后,看到俗人成天吃众生的尸体,心想:“这些人真是好可怜啊!”
还有看见学佛人被大师们误导,还把真正究竟了义的正法说为邪法,还跟著别有用心的大师们把真正的大菩萨谤为大外道;有时候想起这些愚痴的造业众生,想起这些愚痴的造业众生来的时候,不禁会掉下眼泪!有时候又看见学佛人走错了路,一天到晚还在弘传一切法空的破法知见,还跟著破法者的邪见在诽谤如来藏妙法,你心里想:“这些人真的好可怜!”而为他们而悲,这都是正常的悲心。
但是时间慢慢地过去,一、两个月,一年、两年过去了,应该已经渐渐地能够习惯于众生的贪著,习惯于学佛人的愚痴而被误导了,因为已经了知众生本来如是,所以才会被称为众生啊!如果不是这个样子的话,就不会被称为众生了,如果不是这样子,就应该被称为菩萨了!
可是你如果一直都没有习惯下来,悟后好几年了还在为他们掉眼泪,那可能就有问题了!这就是马鸣菩萨所讲的“或多悲”,也就是著了悲魔而障碍自己的道业了。这个悲魔其实也是五阴魔中的一种,与别人无关。
因为多瞋或多悲全部都是自己五阴的境界相,都是属于自己的内相分;因为我们的七转识心跟我们所相应的心所有法所产生的种种的这些境界相,所以说这个悲魔是由五阴魔而来的,悲魔本身就是五阴魔的一种,所以不能去怪鬼神,也不能去怪天魔。88修習止觀之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