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进每日忏悔三年, 梦见佛菩萨为他说戒

关键词:

    当年昙无谶传菩萨戒时,并不是很乐意传给别人的,他的姿态很高。当年有一位道进法师去求昙无谶法师为他授菩萨戒,昙无谶不肯传;他求了很久,昙无谶始终不传给他;好像是前后求了三年,结果都不肯传。

后来道进法师也不怪昙无谶惜戒不传,他只怪自己业障深重,自己每日努力忏悔;忏悔了大约三年左右,他梦见佛菩萨为他说戒,这时昙无谶也同时梦见他被传戒了,所以说他有感戒之善,知道他可以得菩萨戒的戒体。

《菩萨地持经》当中曾经这么说:具足发起菩萨性的有情,会显现出六波罗蜜多性相,让众生知道他是一位菩萨;

譬如性种性的菩萨在布施波罗蜜多性相上,是本性就乐于布施不倦,无论自身的财物有多少,都能够平等的惠施给众生,心中总是欢喜而没有悔恨;如果没有财物可以布施的话呢,心中就会觉得很惭愧!看到他人布施也总是随喜赞叹;而对他人遭遇各种灾难而产生的恐惧,也都能够以无畏施尽力来安慰他。这样的菩萨对于大财宝,尚且都不贪著,当然更不可能贪爱小利,这些都是具足发起菩萨性的布施波罗蜜多相。

在持戒波罗蜜多性相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菩萨的身口意行很柔软,不好乐杀生;如果一时造作了恶业,马上就会生起惭愧心,而立即忏悔净除。他不会持刀枪凶器来胁迫众生,总是随顺众生,亲切含笑、温言关怀。他也总是知恩报恩、心意正直,他很看重今世后世的益利安乐,所以即使是轻罪,他也是心怀恐惧,更别说是要去造作重恶了。他常修十善业,而远离十不善业。

在忍辱波罗蜜多的性相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菩萨的心性柔和,如果别人对他作不利的事,他的心中不会瞋恨,也不会想要报复;如果对方知错而向他忏悔的话,他会立即接受,不会在心中纠结仇恨。他对于一切的世间苦都能够堪忍、耐受,不会生起忧悔之心。

他在精进波罗蜜多的性相上,可以看到这位菩萨本性就是精勤不懈;他向来早起晚睡,不会贪爱睡眠,凡是所作之事总是尽心尽力;对于没弄清楚的事,他总是不断的思惟整理,一直到弄清楚为止。而这位菩萨所作的事,如果还没有完成,一定不会半途而废的;他对于第一义谛的追求也非常的坚定,绝对不会轻言放弃;而他对于菩萨所应作之事,不但有能力去作,而且十分的勇猛,他能够在大众之前来摧伏邪论,对于其它人的问难,也都能够完整的回答解说清楚。

在禅定波罗蜜多的性相上,可以看到这位菩萨,对于正法的义理,本性上就能够善于思量,没有纷杂的妄想。这位菩萨的烦恼很轻,盖障很少,不会被心中的恶觉观所恼乱,而且很快的就会把它给除灭掉;他很快的就能够受持诸法的甚深义来成就念力,而过去世久远以来所修学的法,都能够很快的忆持回来,也能够让受学的人忆念不忘。

在般若波罗蜜多的性相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菩萨对于因明、内明等一切明处,以及一切智处都能够出生智慧;这位菩萨对于不是和正法相应的放逸之处,也都能够思量清楚而远离的。

由上面所说明的,已经发起菩萨性的菩萨的特质,我们应该要谨记在心,并且作为修学的典范,要时时把发起菩萨性,当作是菩萨修行最为首要的目标;因为如果已经发起了菩萨性,在往后的修行的道路上,必定是平坦大道。不然的话,很容易就会被邪魔外道所诱惑,而走向堕落到三恶道的歧路去了。——10 菩萨修行以发起菩萨性为首要

  《菩萨优婆塞戒经》此经专为在家菩萨宣示菩萨戒的精神,详细的说明:在家菩萨修学佛法以布施为第一要务。

是故菩萨以修施为首,次及持戒、安忍、精进、禅定,然后始能证悟而发起般若智慧,进入大乘见道位中。

菩萨尽未来际之修行,恒以施为上首

戒为修行之基本,未有不持清净戒而能证得见道、修道功德者。

了知戒相及佛设戒之精神者,即可把握持戒之精神,以戒法之智慧来持戒,不被戒相所系缚而得身心自在、自不犯戒;

特别说明:有人行于少施而得解脱分,有人行于大施而不得解脱分,悉皆各有其原因。若人能细读此经,并且深解其义趣者,则求二乘解脱之道,轻易可得;然后进求大乘菩提,易得入道。

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