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世间的对与错

关键词:

过去生所造作不孝父母的因所结成的种子。许多人就会想:过去生我已经作了啊!怎么可能还能够修改呢?那我们要说的是,当然可以修改啦!为什么不行呢?虽然过去生所作,但是今生所行,一样可以变易这个所结生下来的这个种子。

过去生的业行是如何,你今生虽然不知道,但是已经遇到了儿子和媳妇不孝顺的果,你当然应当相信你过去生有不孝父母的因,所以才会反报于自身。这个在世间法就是因缘果报,如果是白话说,就是报应,就是相应于此身的诸行,所产生的果报就称为是报应。不过也不要那么难过,因为我们只要能够力求忏悔,就能将过去生的业力、种种浮现起来的业力,予以消减。如果只是还是怨天尤人,不在真正的烦恼上的本因来著眼,而却想说:为什么我辛辛苦苦扶养我的儿子,他却结婚完以后,遇到媳妇就变了?在埋怨东埋怨西,这样反而就延宕了这应当来忏悔的时机了。

所谓的忏悔,就是对于过去有如是因,想要表达自己的惭愧之心、想要表达自己的悔悟之心。能够知道有这样的心,能够真正诚实面对自己必定有这样的因果的关系,就可以让这个种子的发芽减缓它的势力;即使是结成果以后,也可以很快的凋谢,不至于说要一直长满到这一生完毕。就算是这一生,都会遇到儿子媳妇不孝顺,可是因为在忏悔的过程中,能够亲近三宝、能够自心调伏,这样你所觉得种种的难过就会因此而递减、因此而消除了;你在佛法的光明底下,将来可以求生净土,不一定需要在种种这个世界上,这样种种错综复杂诸恶因缘下,继续来过这样的日子、过这样的轮回生死的岁月。

因为会有不孝顺的因,就代表说可能过去生还有种种不孝顺的种种因缘,不是某一辈子不孝顺而已,可能是无量百千辈子,乃至于说一劫、两劫,甚至无量劫都没有修习过孝顺的因,所以这一生来忏悔是必要的;就算这一生的种子现起,那也只不过是一辈子的一段时间,可能还有很多的,这些种子尚未发芽、尚未现起结果。所以应当想,要能够努力修除忏悔、修除过恶、忏悔业障,并不应该在那里自怨自艾。

第二点,这一生没有尽到很完美的孝道,因此就会让儿子媳妇了解知道,因此他们就会有样学样;或是说,虽然尽到了部分的孝道,可是还是不够完美。那这里可不可以,来修改、来变易?当然可以啊!

只要父母还在,这样的话就可以来尽自己该尽的孝道,让自己的父母可以享受自己孝顺的果实、孝顺的行为,这样就可以让这一生的整个缘起的条件,又会得到一个重大的改变。而且如果即使是说,父母已经亡故了、已经走了,但生为人子的,还是可以再尽孝道。那你说:已经没有办法再见到父母了,怎么还有办法来尽孝道呢?

当然可以啦!佛法说得很清楚,你可以用父母的名义,用父母当初留给你的资财,然后来行布施;就是以父母的名,然后以父母的财,因为这财物,当初是来自于他们,所以你这一生就继续用父母的名义来作就可以啦!那你说:可是有的钱财是自己赚的。那这个问题就更清楚了!你这一生的肉身,这一个色身,是不是来自于父母呢?当然啦!虽然一切都是如来藏所生,但是你如果没有父精母血,你也没有办法在这世间上出现。所以你出现,然后能够工作、能够自立、能够赚钱、能够养家等等,这归结起因,还是因为你有父母;所以即使是说,钱是你后来所赚的,但一样可以用父母的名义,来作种种的布施,所以这样并没有违背,这些法界的道理。

乃至于说,布施完以后要替父母来回向;就像是说,你做了善事、善果,乃至施种福田以后,你会来回向,道理是一样的。因为父母目前不在,所以你就是父母所行的代理人,所以你就可以代为发言,你就可以点起一束清香,来向三宝祈求,祈求:这些功德能够回向父母能够往生净土,或是能够得到人身修学佛道,或已在人身的时候,业障能够修除、能够消减,能够这一生遇到佛法修学正道,将来成就净土往生之行。所以这样就是孝道,因为能够让父母学佛,是孝道中的极致,所以不应当说:父母不在,就没有办法改变我没有尽孝的这个因。这是可以改变的。

第三个,跟媳妇之间的过节、跟儿子之间的种种的过去生的一些事情没有了结,当然这一生看起来大家在气头上,或是果报已经现起,好像什么也不能做,但并不是如此,做父母的只要开始照前述所说,先将本因,还有这一生所应尽的孝道,开始履践;另外也开始忏悔,忏悔什么呢?

忏悔过去生跟儿子媳妇之间所结的一些冤仇,应当想不孝的这件事情,是世间很重大的事情,既然这事情会发生,必定过去生有造作种种非常不如理之业,所以才会得到这样的果报;不然父母从小这么样辛苦,将小孩扶养长大推湿就干,结果今生却自己得到这样的果报,自身又是学佛的人,就应当好好地警惕。

这样的果报现前,对自己是好的,因为你知道有因果的道理,就不同于没有学佛的凡夫了,你就可以将这些因果予以实践、予以观察,然后照佛法去修除忏悔,修除种种的业报,这个就是忏悔所能够作的。所以过去生既然有过节,但是你这一生身为父母,你就向 佛禀白,禀白说:这个过去生的种种的一些过失,我愿意承担,我也要替我子女来修福,媳妇虽然不是我出生的,但既然嫁到我家来,我一样应当将她视如同己出,所以也应当替她们来回向。不要因为她们并不孝顺,就心里面产生种种的气恼、瞋恨,甚至产生仇害等等的想法。要去想,世间总是无常,这一生过后,这个业报了结以后,双方还是一样可以平等相见。

所谓的平等相见,过去有一位修学人,修学这个佛法的人,他当初要了结这些因果的时候,他就直接去找那一位人,而且他还知道、他知道怎么样呢?他知道那个人会杀他,可是他就走过去让他杀了,后来下一辈子他继续投胎,然后他到了要舍报的时候又去找那一个人,可是这个人这次不杀他了,看到他就很高兴,两个人就谈得非常的和谐,最后他才跟他说:你曾经在什么样的时间里面,然后在哪一个地方,杀了某一个人。那个人被他吓一跳,就想:你怎么知道?他说我就是前辈子被你杀死那一个人,但是我今生又来投胎了,可是你不要介意,因为过去的这些事情我都已经不放在心上了,我当初会来找你,就希望偿还这个业报的,所以这是业报所牵引的,大家没有什么好过失来相论的。那我今天再来找你,是因为明天我又会死掉,因为会有一个过失而让我死亡的这情况发生,我要你在这个场合里面作证。作证什么呢?作证让我死的那一个人并不是有意的。那这位修行人是谁呢?

这修行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安世高。所以说,他对于生死不那么介意,因此他能够修成道果。因此也应当这样想,如果是说晚辈不孝,自己也可以藉此来砥砺自己,好好地修这个福业,来供养福田,然后来忏悔自己的业障,来将这种种的予以回向,回向净土往生,这样不是很好吗?

这样好好地作个几年,不要问世间的这些对与错。–子媳不肖当如何

(親友朋友同事等人對自己不好,也可以用類似的办法)

 

多情无欲无悔,愿我常相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