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世界不是全都像我们娑婆这样的世界,于五浊恶世而有 佛来降生示现,这是很少数的状况;必须有大慈大悲,还要往昔有大愿才作得到,因此到这里来说法时就不同于纯一清净的佛世界。
在纯一清净的佛世界中,直接就是向大乘佛法修学,所以该如何修?从十信位开始;诸佛就从十信位开始讲起,然后讲初住位,讲二住、三住位,一直到七住、八住等,直接讲到佛地去。
那诸位不用替他们发愁说:「这要听到什么时候才能听完?」因为那种纯一清净世界,人寿很长,动辄十万岁、二十万岁、五百万岁……,因此可以慢慢讲。
如果在这里就不行!在娑婆世界若是这样讲,而且要具足宣说时,老实讲,整整八十岁还不够!那么这里的世界与众生由于五浊的缘故,特别是命浊和见浊,所以不能直接就开讲「唯一佛乘」,必须要借着二乘菩提,佐以人天善法一起来宣说,让大家可以亲自体验:确实可以出离三界解脱生死苦。当大家那样实证了,然后有信心,如来所说莫不信受,这时候才可以教他修学大乘菩提。
这等于是把很长的修证时间,包括闻、思、修、证四个阶段浓缩在几十年里面完成,就必须分成三乘菩提来宣讲;这也是不得不然,因为这里的众生有五浊的因缘,就得如是。
但是从他方世界的佛弟子们来看,如果刚开始只看到表相,他们会觉得奇怪:佛教的修行明明就是一个大乘菩提,就是佛菩提道呀!为什么还要分成三乘来讲?看来这娑婆世界的 世尊未免也太辛苦了吧!然后一定对娑婆世界不欢喜。而且事相上也令人不喜,因为这个世界是污浊、不清净的。这两位菩萨直接想到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他们没有想到背后的缘由。
【所以这两位菩萨就向善住光华开敷佛禀告说:「世尊!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说法,那是最为困难的事啊!」佛答复他们说:「释迦牟尼佛为众生说法确实很困难。」善音、善声两位菩萨就禀白善住光华开敷佛说:「世尊!我们两个人如今觉得好快乐!真是得到了最好的利益,因为我们没有出生在那种下劣的国度。」
这时候善住光华开敷佛就答复他们两位菩萨说:「你们不要讲这样的话,应该把这样的想法赶快弃舍。」这时候善音、善声两位菩萨又禀白佛陀说:「世尊!到底是什么缘故,您要叫我们舍掉这样的话?在那个五浊恶世里面,演说这个佛法是那样的困难,由于这样的缘故,我们如今对那个国度没有产生欢喜心、快乐的心。」
那位佛陀就告诉他们说:「我们在这个世界经过二十亿个那由他劫来修行、修集各种的善根,不如在娑婆世界只要在吃一顿饭的时间,能跟般若波罗蜜相应,而能够使一个众生归依三宝、受持五戒,并且远离声闻心和辟支佛心,使他们发起佛菩提道的无上道意,我说的『甚难于彼二十亿那由他劫』还有其他的意思;
是说何况是还有人能劝别人出家、赞叹出家的功德,广为众生说法而度他们证得出离三界的解脱果,作这样的教导、而让众生能够得到对自己有利益的事,而且能修学、熏习各种善法,进入各种禅定的境界中;为什么这样说呢?这一些娑婆世界的众生,大多是被烦恼所污浊、所扰乱的缘故。」】
诸位现在有没有觉得说,生在娑婆世界很好?
别光只是笑啊!有就说有嘛!(众答:有!)
对啊!大家都没想到这一点。他们那两位大菩萨就没看到这一点,只看到表相,就说:「哇!在娑婆世界那里当世尊,太辛苦了!」没想到 善住光华开敷佛马上劝令他们:「赶快把这种话舍弃!」就是要他们收回。
但他们一时不懂,所以认为说:「在那五浊恶世里面,在那里为众生说法太难了!所以我们不想要去那里。我们对那里连想都不想!所以对五浊恶世的娑婆世界不生喜乐。」
没想到 善住光华开敷佛就告诉他们:「你们大众在这个净土世界二十亿个那由他劫,」不是二十亿劫喔!是二十亿个那由他劫,「修诸善根,还不如在娑婆世界吃一顿饭的时间,在那么短的时间跟各种智慧到彼岸的正法相应。」
想想看哪:在那里修行求开悟需要多久呢?但在这里开悟真的是一顿饭的时间而已啊!(大众笑…)对吧?「禅三」四天三夜,跟我吃饭就悟了,就这么一顿饭哪!
然后过堂以后的小参,监香老师说:「欸!你怎么就会了?」很惊讶问他,因为过堂前小参时都还不会呢!他就说:「我在过堂的时候,导师说怎么样、怎么样啊,我就会了!」真的是「一食顷」。可是你如果在纯一清净世界,诸佛如来不太用教外别传的法指导,就纯粹说法。那你如果熏习很多了(说真的,真的要熏习很多),然后才在闻法或日常生活中一念相应,才能悟入。
有时候想一想说,在娑婆世界追随 释迦如来,真幸福啊!真的叫作「化长劫入短劫」,因为 世尊不是只有宣讲大般若的义理,当祂宣讲摩诃般若的过程中,因为那要讲很久,那么大家追随听讲的过程中,在讲经以外的时间,有时 世尊就会给予机锋。
如果 世尊给了机锋大家都不懂,有时菩萨就来帮忙。我讲过很多遍 世尊跟天帝释提桓因的例子。比如有一天走在路上,世尊突然捡了一根树枝,就在地上画一个圈圈,然后就说:「此处宜建梵刹。」说这个地方,很适合建立一所清净的寺院。
大众当时并不了解,释提桓因正好来奉侍 如来,他听了就去路边摘了一根草,往那画圈的沙地上一插,随即合掌禀告 世尊:「梵刹建竟!」说一所清净的寺院已经盖好了。当下会的就会了,还不用「一食顷」,多快!可是你若在纯一清净世界,跟着诸佛如来学佛,那是好整以暇为你演说诸经;然后你何时相应,就是你自己的事情。
所以在那里「修诸善根」,善根有五个:信、进、念、定、慧。从信根到慧根五个善根,那你得要慢慢听经,听很久以后,终于从信根发展到慧根;然后再从五善根发展成信力、精进力乃至慧力,那时候你才能悟入般若。
所以在那一种纯一清净世界,二十亿个那由他劫修集各种善根,不如在娑婆世界努力修行于吃一餐饭的时间与般若相应。如果是纯一清净世界的菩萨听到我这里讲的,还没有听到后面,他们会想:「你们娑婆世界的饭有什么好吃?(大众笑…)那是不清净的食物!我们才不稀罕!」
欸!等到我继续讲下去,他们可后悔了;因为在这里吃一餐饭,有很多的因缘可以让你悟入。虽然那饭都是土长出来的,不清净!尤其长出来的过程都还浇粪,或是由粪等不清净的物质制成的黑颗粒肥料帮助生长的;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吃土长大的,但是吃这一顿饭往往就能够与「般若波罗蜜」相应。
当你和「般若波罗蜜」相应了,你就跟「布施波罗蜜」相应,也跟「持戒波罗蜜」相应,乃至跟「静虑波罗蜜」相应;每一度都通,这就是「与诸般若波罗蜜相应」──每一度里面都有般若。
如果在纯一清净世界,那你就慢慢等吧!反正你能活二十万岁或是活无量岁,不急啊!不但诸佛如来这样想,学的人也会这样想:「我这一生目前活了十万岁,那我未来还有十万岁或无量岁可以活,急什么?」诸菩萨也会这样想说:「众生就是这样想的,就慢慢悟吧!」
那时 如来当然也不用急,反正还有十万岁或无量岁可以活,急什么?可是在这里,佛菩萨就不这样看,要适应这里的众生。
想一想:如果你这一世活一百岁,现在已经六十岁了,那不帮你快一点悟入不行!所以呢,就有许多的方便施设来帮助你。那么这样一来,你是要去活在那二十万岁之时,还是活这一百岁?
啊!你们都是要活这里的一百岁喔?…… ……
你如果是在纯一清净的佛世界,在那种净土世界,要叫一个人发「无上菩提道意」并不容易,因为人寿很长。不晓得你们有没有留意到,释迦如来为我们说法时有举出很多世界,也举出某一些圣弟子被祂授记将来成佛。
其他的清净纯一世界中,众生的寿命很长,但是正法流传的时间往往等于众生一世的寿命就没有了,不是像我们的世界可以流传好几世或好几倍。我们正法有五百年、像法有一千年、末法是一万年,但人寿不过百岁,那真的是很多倍。
可是那种纯一清净世界,假使佛寿十万岁,舍寿入涅槃之后,正法继续住世十万岁,然后就没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寿十万岁的日子过得很安逸,人们不太会跟解脱之法相应,大家觉得日子很好过。
那么这一世十万岁过完了,下一世照样十万岁这么好过,大不了减一岁,那有什么关系?没什么关系呀!所以那一些与正法有缘的人舍报之后,他们最多再来一世,就不再来了!追随诸佛去了!
所以正法住世就等于那个地方、那个世界人的寿命一倍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即使一倍,也比我们一万一千五百年多很久了,所以你要叫他学佛很困难!因此你要叫他们发「四宏誓愿」并不容易。——《不退转》一
风浪没平息 我选择奔跑的意义
满怀着勇气 寻找属于我的真理
从未想逃避 风雨中奔跑的自己
宽阔的场景 总有属于我的天地
你是否拥有梦想为此付出过不少代价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总是存在落差
他们说你该长大了所有悲伤得自己抗
努力生长出一副足以翱翔的臂膀
每天起早贪黑重复着一样的东西
无可避免总有几次陷入怀疑的泥泞
看着水中的倒影镜中里面的自己
不甘心的脸庞夹杂着一丝丝坚厉
我看着太阳和月亮升起一场又一场
经历着盼望总是在一次又一次失望
但我没想过放弃认定目标要坚定
不留余力向着前方大胆勇敢地迈进
就算外界充斥着不同否定的声音
一直在你耳边反复说道你根本不行
老子全当是放屁这是前行的动力
总有一天能让全世界都知道我可以
—
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 …
满怀着勇气 寻找属于我的真理
从未想逃避 风雨中奔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