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同追着 心中的梦想,
我们试着把 太阳放在手掌,
我们彼此笑着 岁月的无常,
也坚定的做着 彼此的那束光。
(親近善友)
记不得曾跨越过 多少风和浪,
做你的船桨 你是我的翅膀,
我们记得对方 青涩的模样,
满是骄傲的脸庞,是光融不掉的冰花窗。
是你,
是你!
身后的青春都是你,
绘成了我的山川流溪,
为我下一场倾盆大雨,
淋掉泥泞,(懺悔)
把真的自己叫醒!
是你, 是你……(善知識)
种下满是勇气森林,(菩提心)
把披风上的荒寂抹去,(除性障)
让我变成会飞行的鱼,
跳出海域,
去触摸奇迹…
是你, 是你……(如來藏)
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够了解阿难的真实修证;所以在《阿含经》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俱解脱的阿罗汉,有时甚至会轻视阿难、为难阿难,他们认为阿难的修证不够好;也是因为阿难有一点婆婆妈妈的,例如曾经因为摩登伽女的事件,几乎丧失了戒体等等。
但这一些事情,其实正是阿难高贵菩萨种性的证明,用一句话来形容阿难,就是“多情”,对众生无比的多情。比方说,世尊的生母摩耶夫人,在世尊出世后就往生了,所以 世尊是由祂的姨妈波阇波提抚养长大的,也就是阿姨如母。当 世尊成佛以后,许多年后回到了家乡,姨母波阇波提请求 佛能够让她出家;当时还没有女众出家的例子,姨妈求了三次,佛也拒绝了三次。等到 佛离开家乡返回毘舍离国的精舍后,波阇波提就比照著出家人的装扮,自己剃去了头发,穿著著破烂的粪扫衣,并且带著众多家乡的女众们,一路追著 佛也来到了毘舍离国,想要再度地请求要出家。
她们非常的难过,被挡在精舍的门外不得入内,波阇波提穿著破旧的衣服在精舍外面悲伤地哭泣,被阿难看到了。因为阿难是 佛的堂弟,从小与波阇波提就很接近,所以阿难就进去为她求情;佛陀却回答阿难说:“住!住!你不要再说了,这一件事情是因缘所成,不得不然。如果我让女众出家,那就好像在稻田里面长出了杂草一样,那么正法之中的清净梵行就没有办法常住了。”虽然 佛当面拒绝了阿难,但是阿难还是大著胆子继续向 佛乞求,这整件事情的因缘,就必须得是阿难的坚请才能够成就。
依照南传大藏经的纪录,他先请问 佛:“请问世尊:‘女人有没有可能在世尊的律中出家?出家了是否能断结证果,直到阿罗汉四果呢?’”佛回答:“女人有可能在世尊的律中出家,出家了也有可能断结证果直至四果。”阿难就说:“那既然女人有出家的可能,也有证果的可能,现在波阇波提是怀著至诚心,来请求出家的;再说您难道忘记了吗?从您出生开始到长大成人,都是她的功劳啊!这分辛苦养育的恩情,您要怎么偿还呢?”也就是暗示 佛:如果您不让姨妈出家,那就会变成不孝喔!佛回答说:“我指导波阇波提断三缚结,证得须陀洹声闻初果,已经足以偿还她对我的恩情了。”但最后因为阿难的一再请求作为增上缘,佛陀还是答应了让姨妈出家,成为日后证得四果阿罗汉的大爱道比丘尼。现在所有出家的比丘尼们,都应该要感念阿难的那一分福德、功德与慈悲。
在《法华经》中,佛一个一个为声闻及菩萨弟子授记未来世当成佛的因缘。诸声闻相弟子之中,佛陀授记成佛最快的就是阿难,反而不是其他的弟子众;而且成佛后住世最长、弟子众最多,佛世界甚为广大庄严者正是阿难。……
阿难的习性就是对众生有丰富的感情,不但有情、而且多情,处处想著多帮众生一点;因为这个缘故,阿难担任 佛陀侍者时,面对各种来访的众生,莫不多为对方设想一些。各位以为作为 佛的侍者容易吗?甚艰难、甚辛苦!就光说一点,阿难作为 世尊全日性的侍者,他得睡得比 佛晚,起得比 佛早;然而 佛陀在人间常常是没有睡眠的,因为 世尊白天为人间有情开示说法,而夜晚的前夜分常常要为鬼神说法,中夜分则常常有地居天、空居天等等其他的天人来请法。
所以,《阿含经》中处处有记载,夜晚时精舍内大放光明,因为天人们,一群又一群的前来拜佛与请法。例如大名鼎鼎的给孤独长者,也就是须达多长者,在他往生天界后成为须达多天子,立刻就在夜半回到人间顶礼 世尊,所以当晚只园精舍内大放光明。第二天早上 世尊上堂告诉弟子们,昨夜有天子到访,阿难便立刻能够说出是须达多回来啰!代表阿难尊者夜半仍未能入睡,因为 世尊尚在说法中,侍者岂能入眠呢?
此外,尤其困难之处,在于阿难得将侍奉 世尊时所听到的各种经文开示,一一无误地记录下来;所以 佛入涅后的结集,阿难被公推为上座,背诵出 世尊一生所开示的全部内容。
其实阿难早在 世尊说《楞严经》时,就已经成就了菩萨的初地了,但是一直刻意没有完成四果俱解脱阿罗汉的全部实证,这是因为证入解脱果四果之后,成为具足的阿罗汉,那就长住于寂灭作意。对于阿难这样一位外现声闻相的大菩萨而言,每天要为众生作的事很多,不能长住于灭尽的作意,更不能像其他的阿罗汉一样,夜晚常常住在灭尽定中;这也就是 导师常常开示的:菩萨不住四果,而住于初地的性障永不现前,也就是菩萨三果。
同为大菩萨的大迦叶当然了解这些状况,所以在经典结集的前一夜,他要求阿难要完成俱解脱的实证;因为对于阿难这样的地上菩萨而言,圆满三明六通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事实也是如此,当晚阿难走到恒河边,一夜之间就成就了三明六通大阿罗汉的实证;因此第二天参加结集时,大迦叶故意要阿难现神通,从门缝里面进来七叶窟的会场,为的就是要震摄住那一些声闻阿罗汉,特别是那一群不回心的定性声闻阿罗汉。在此之前,《阿含经》里面记载著,他们对于阿难种种的不信任与轻视。大迦叶作为初任僧团的大家长,他得请阿难示现出大神通,这是让所有的声闻弟子对阿难所诵出的经律不能够生疑;并且为后来在大乘结集法会当中,阿难诵出的大乘经典,奠定了不可质疑的公信力,这是头陀第一的大迦叶菩萨苦心安排。
各位还记得吗?教外别传的禅宗初祖是大迦叶,而二祖就是阿难啊!菩萨来到人间要演出这一出人生的大戏,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各位判断一下,阿难是不是迥然不同于一般的声闻阿罗汉弟子,他是 世尊早就安排好的因缘。不只如此,当大迦叶入鸡足山住灭尽定等待 弥勒世尊下降人间,接下来就由阿难继任了僧团领导人的位置;但僧团之中对阿难的轻蔑仍然存在,即使是当阿难年老后仍是如此。他无意间听到了年轻的比丘背诵:【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佛祖统纪》卷5)阿难纠正了这一位年少比丘,他说:“比丘啊!你现在所背诵的这一首偈,它不是来自于佛语喔!正确的偈应该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佛祖统纪》卷5)”这样子简单的说法,竟然被年轻比丘所怀疑,甚至比丘的老师对这一位年轻比丘说:“哎呀!你不要理阿难啦,阿难年纪大了啦,老年痴呆了啦!”
阿难知道这一件事后太惊讶了!自己当年从 佛所亲闻的法语,竟然受到了后辈的怀疑与轻贱,那么正法的未来要怎么办呢?那么未来在僧团里面,有谁可以接他的棒子,继续领导这个僧团承续法脉呢?阿难竭尽能力去观察,整个毘舍离城,整个摩竭陀国,甚至整个中印度,竟然找不到一个人,可以接任僧团的住持,也就是禅门的第三祖。
正如从前 佛陀所预记的,正法竟然如此快速就败坏了。过去的那一些圣者们,不是往生到他方世界,就是已经入灭了,竟然找不到下一位能够继承大乘正法的人,真正是如 佛所预记啊!未来正法眼藏禅门住持者,竟然远在印度的西北边,千万里之外遥远的罽宾国。所以,阿难用神通飞到了当地,找到了末田地尊者,把传播正法的任务交棒传承给末田地;于是末田地成为禅宗三祖,这也代表了佛菩提道中的第一义谛,也就是禅门正脉由中印度向北方传承了。
最后阿难去到阿阇世王的皇宫,向国王告假道别,便在恒河边显现了大神通而入灭,这也是为了怜悯那一些轻视于他的僧俗二众的众生,希望他们了解后,有机会可以改变心态而忏悔灭罪。——35 阿难尊者
…过去有个波罗奈国,当时有位迦叶佛出世。在迦叶佛的法众之中,有一位比丘经常热心地劝化众生;他在整整的一万年之中,经常不辞辛劳地带领大众到各地去接受供养,让众生能够广植福田。后来有一天,由于某个缘故,这些比丘们没有跟著他出去受供;这位比丘在一怒之下,竟然口出恶言辱骂说:‘你们这些凶狠的暴戾之徒,就像是毒龙一样不听驯化。’他骂完了这些话之后,就转头走出去了。
这位比丘正是因为这个触恼众僧的恶业因缘,所以在接下来的五百世中,都受生为毒龙之身,而且它的心中常常含著瞋毒,经常去触娆众生,因此众人都不喜欢见到它。而今他虽然已经得为人身了,但是往昔的瞋恶习气,还没有完全去除,所以他还是很容易生起瞋恨怨恼之心。”
佛陀又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当时那位经常劝化众生,却又恶口辱骂僧众的比丘是谁吗?就是今天的须菩提啊!但是,又由于他当时带领众僧受供的福德因缘,所以今天才能够遇到佛陀我呀!也因此才有因缘出家修道而成就了解脱果。”大众听完了 佛陀的开示之后,都理解了这其中的缘由,因而都欢喜地信受奉行。讲完了这个故事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
须菩提是一位回心大乘的俱解脱大阿罗汉,也是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中解空第一的尊者。释迦世尊在弘法四十余年的后期,在宣讲《法华经》的时候,曾经为因缘成熟的弟子们授记未来将会成佛,以及成佛时的名号、时劫、有多少弟子众等种种情形。在当时已经入初地的须菩提,也有被授记,但是他还需要再供养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之后,才能够成佛;这个时间是当时法华会上,被授记的大弟子之中,最迟、最长远的。而其他的大阿罗汉,例如大迦叶尊者,却只要再供养三百万亿诸佛之后,就可以成佛了;
另外会更快成佛的,譬如论义第一的大迦旃延尊者,他只要再供养两万八千亿诸佛,就可以成佛了。在《妙法莲华经》的〈授记品〉中有记载说:【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我今语汝,是大迦旃延于当来世,以诸供具,供养奉事八千亿佛,恭敬尊重。诸佛灭后各起塔庙,高千由旬,纵广正等五百由旬,皆以金、银、琉璃、车磲、马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涂香、末香、烧香、缯盖、幢幡,供养塔庙。过是已后,当复供养二万亿佛,亦复如是。供养是诸佛已,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如来。”】(《妙法莲华经》卷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到“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以及三百万亿诸佛,以及两万八千亿佛,这些数字彼此之间的差别呢”?这当中不只是相差百千万倍,而是相差“那由他”倍啊!那由他是天文数字!是无量无数的意思,何况须菩提要供养的诸佛,还要再乘上三百万亿倍,要再经过供养三百万亿那由他佛之后,才能够成佛。这真是长久到难以计算的时劫呢!这主要都是因为须菩提的脾气很大,有容易起瞋的习气,所以众生都很害怕亲近他;须菩提也是同样不喜欢和众生亲近,所以他和众生之间的缘很不好,因此摄受众生的数量以及功德,也就会因此大为减损,而使得他需要经过非常久远的时劫,才能成就佛道。
这是因为成佛之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就是在摄受佛土,须菩提因为有很重的瞋恚习气,所以他所摄受的众生就会相对很有限。摄受众生主要是要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在《瑜伽师地论》中 弥勒菩萨说,诸摄事法中是以爱语最为第一,要以爱语行布施,以爱语来利行,以爱语行同事行等等。
所以,像是会比较早成佛的大迦旃延尊者,是因为他的心性无瞋、无慢,善良好相处,都不跟别人计较,并且非常努力地修集福德,用他所有的资财去供养 佛;而且在 佛陀灭度之后,他也常用全部的资财以七宝去供养佛舍利。另外,因为大迦旃延尊者对人都很好,不起瞋,平常也不爱出头,都是无我无私地付出奉献,他被羞辱时也不会生气,完全奉行以四摄法来度众生,像这样福德修得越来越大,所以他在未来很快就会成佛。
另外,佛陀的声闻弟子中,最快成佛的是阿难尊者;阿难菩萨只要再供养六十二亿诸佛就可以成佛了,是当时所有被授记的大阿罗汉之中最快速的。这其实是因为阿难尊者跟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数劫以前,是同时发心行菩萨道的,他行菩萨道的时劫最为久远,再加上他对众生都很好,最多情,不会故意伤害别人,还会经常地帮助众生;所以他成佛的时候,国土有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佛寿命有无量千万亿阿僧祇劫。而且他也常常替别人去向 佛陀求情;譬如 佛陀的姨母当初想要出家,但是 佛陀为了正法久住,暂时没有答应,是经过阿难三度的努力求情之后,佛陀才同意的。所以现在的比丘尼们,都应该要感谢阿难尊者才是。另外加上阿难尊者生生世世,又很努力地护持正法藏,能够忆持、诵出一切经典,所以他会最快成佛。
—
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 …